[首页] |
福德 |
中译版权所有© 2007-22 良稹,http://www.theravadacn.org。本文允许在任何媒体再版、重排、重印、印发。然而,译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众免费与 无限制的形式进行,译文与转载也要求表明译者原衷。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,并登载本版权声明。 |
何谓福德?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佛陀与诸尊者的解说
福德——巴利经文选读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坦尼沙罗尊者编译
福德——增支部经文选读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向智尊者译
福德与灵性成长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菩提尊者 撰
福德的精髓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阿姜李 讲述
何处找福德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阿姜查讲述
阿姜放说福德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坦尼沙罗尊者撰
行者当忆念福德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年那达摩尊者 撰
福德可以转移吗?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坦尼沙罗尊者答问
福德回向诵文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巴利课诵本
何谓福德?
佛陀: 这是幸福、如意、喜乐、可亲、愉悦的别语——福德业[行事,行为]。
——Iti22(如是语)
法护阿闍梨(六世纪巴利注疏者): 洗涤与净化心流者。
——Vv.A19(天宫事注疏)
阿姜李: 作为善行果报的喜乐与安宁。
***
sukho puññassa uccayo: 福德的积累,带来安宁。
puññam sukham jivita-sankhamhi: 福德在命终时带来安宁。
puññani para-lokasmim patittha honti paninam: 是福德决定众生的来世。
福德这个词在这里的意思是,作为善行果报的幸福与安宁。我们的善行有许多形式,不过简单讲有两类:
(1) 作为因的福德,也就是我们得做的善行;
(2)
作为果的福德,也就是来自我们善行的福报。
作为因的福德有三种: 布施的福德 [danamaya]、
守戒的福德 [silamaya]、修心的福德 [bhavanamaya]。
在阿毗达摩中,这三种福德又细分为十类。
布施扩展为还包括了把福德回向他人的福德 [pattidanamaya]
与随喜他人福德的福德[pattanumodanamaya]。这三类归在一 起,因为它们都与嫉妒和悭吝相克。
持戒的福德扩展为还包括了对值得尊敬者表示尊敬的福德 [apacayanamaya],比如对长老、对该感恩的人的尊敬;
还有助人行善巧之事,分享你的力量、财富与智慧的福德 [veyyavaccamaya]。这三类归在一起,因为它们都与人际
之间的美德有关。
禅修的福德扩展为还包括了谛听佛法的福德 [dhammassavanamaya];
傳法的福德 [dhamma-desanamaya];与正见的福德 [ditth'ujukamma]:这四
类归在一起,因为它们都是明辨的来源。
这些福德,只有当它们根植于非贪、非嗔、非痴的心态之下才能产生。如巴利经中所说, alobho dana-hetu,非
贪是布施的基础; adoso sila-hetu,非嗔是戒德的基础; amoho bhavana-hetu,
非痴是禅定的基础。
你做的福德会给身心带来自在。无论何时,想到自己做过的善事,总会使你喜乐。它是一件跟着你的尊贵宝藏,就好比你的影子始终跟着你一样。即使死时,你的福
德也会跟着你,给你安排一个重生的好地方。这就称为福行 [puññabhisankhara,福
德造作]。
***
心清净,是世上最高的福德。
——《从少做起》
阿姜摩诃布瓦:
福德是福乐,善巧是找到带给自己福乐之诸事 的技能。
当一个人的心静止下来时,他将看见自己的心的虚假,也看见其中的真实。他既看见掉举、散乱、游走之心的错误,是这个心导致他烦躁受苦,也看见平静、清凉之
心的福德与善巧,也就是当心静止时的福乐。这就叫做朝内同时看见了对与错。
——《伦敦开示》
阿姜放: 心入定,你领悟时,它就趋向福德与善巧。心寂止时,你会懂得“福德”的意义,你达到他们所说的“福德”。它一点也不难。假若心不入定,就很难。因此,只管 把心牢牢地固定在出入息上。
——《仔细听》
菩提尊者: 指带来轮回之中的善果的善业。福德引生世间利益,譬如良好的重生、财富、美貌、成功。它也是出世利益的助缘。因此,佛陀敦促弟子培育福德,并 讲述自己在宿世中修习福德的例子。
——《佛陀之言》
坦尼沙罗尊者: 来自行为正善並使人继续为善的内在安宁感。
——《念住呼吸英译本词汇表》
福德是你心里升起的意向[动机],从你想做什么好事的第一个念头开始。比方说,今天你决定要来寺院。那个念头本身,就是心里升起的福德。接着你来到寺院,
依照你的本意受戒、听法。这样,你原来的意向圆了,造出更多的福德,达到了它的目的。但如果你想去寺院受戒、听法,碰巧别人反对你、批评你,
坏了你的情绪,那么你心里的福德──也就是原本的意向──就消失了。即使其他人后来又邀你来到寺院,你并不情愿来,坐在这里像根桩子,心里就
没有升起福德。这是因为,你心里那个福德的精髓已经死了。
你做的福德事本身,并不是福德的精髓。比方说,布施、持戒、听法、坐禅,并不是福德的精髓。尽管这样,我们还是得继续做这些事,使我们的旧福德可以壮大、
健康,而不是衰退、消亡。因此,当你决定做什么好事时,要赶快去做。你一想要布施时,就去布施。你一想要受戒,就去受戒。你一想要听法,就去
听法。你一想要禅定,就去禅定。这样一来,你那些业的果报,在三个时段里都达到圆满。换句话说,起初想做时、正在做时、做完时,你的心,对自
己的福德,都感到喜乐、欢欣、满意。
做善事的意向[动机]──即善德的初始阶段──正是福德的精髓。这就好比种树。当你布施时,就像是在树边施肥。当你持戒时,就像是在拣去吃花
吃叶的蠕虫。至于禅定呢,那就像是在用清洁、清澈、清凉的水浇树。这样一来你的树,必定顺着你原来的心意,不停地长,直到长出可以让你享受的
叶子、果子。如果它是一株花树,那些花必然明亮多彩、大朵芬芳。如果它是一株果树,那些果子必然又多、又大、又甜。这样,布施、持戒、禅定,
就是对你原来那个意向的福德,加以扩展的方式。
不过,如果你的心,处在愠恼的状态,那么从做福德、给捐赠当中,就得不到多少果报。就像给一株死树施肥。哪怕你想树上只结一粒释迦果,也不能
如愿,因为你施的肥全部滋养了那棵树下的香草,对你的释迦果什么也没做。同样地,如果只是做一遍行福德的动作,你的原始目标──遣除贪、嗔、
痴──就不会结出果来。布施的动作只是福德的肥料。当福德的精髓已经死去时,你不可能吃肥料,因为那只是些牛粪、鸡粪等污秽。如何求那样的脏
东西来帮你什么?
不过呢,你比那些什么肥也没施过的,也就是那些还没有发展戒德、定力、明辨的人,要好一点,因为最起码,你可以收集那些肥料滋养出的香草,煮点汤、作个
菜。
因此,你做任何事时,应当查看一下,你的心里有没有那个福德的精髓。有的人心怀恶念时行福德。那就好比竹筒烤糯米时,上面的米熟软了,底下的
米要么是生的,要么焦硬。这个样子,是没法吃的,因为它的好处没有透到底。多数人的行事方式,与他们的心不一致。有的人布施,可心还是贪。比
如,为了想做百万富翁而布施。有的人布施一块钱,希望得到一万块、十万块的回报。有的人守戒,可心里还在对这人那人生气、嫉妒、怀恨。有的人
禅定,是指望来世貌美、身段好、或者生天做神。还有人希望成这成那──总在找什么作交换。这种福德,还是远远偏离了目标。
佛陀教导我们,为了遣除贪而布施、为了遣除嗔而持戒、为了遣除痴而禅定,不是为了滋养这些杂染。有的人来这里坐禅──眼闭着、身体挺直不动,
从外面看真像那么回事──可是他们的心,却在到处跑: 去自家的果园、去自家的田地。
有的人的心,嗖地一下就到国外,找自家孩子、朋友去了,一边在想各种各样的事。他们的心没有跟身体坐在一起。这就叫做身与心不一致──就像那个竹筒里的糯
米,上熟下生。
如果你把福德的精髓,仔细守在心里,那么想做什么善事,就去做。不要跟在你那个福德的尸体后面来寺院。换句话说,如果你原本想来寺院,但有人
骂你,导致你带着坏心情来,并不情愿,这种福德行,对你根本没有多少帮助。
——《从少做起》
阿姜查:
如今人们到处找福德[1]。
他们似乎总把巴蓬寺当作一站。去的路上不停,回程也得停一下。巴蓬寺成了一个停靠站。有些人来去匆匆,我根本连见他们、和他们说话的机会都没
有。多数人在找福德。我不见有多少人找戒恶之道。他们这么想要福德,却不知把它存在哪里。像 是在染一块污秽未洗的布。
比丘们说话就是这么直率,不过多数人难以把这样的教诫用于实修。之所以难,是因为他们不懂。如果他们懂,就容易
多了。譬如有个洞,洞底有件东西。每一个把手伸进去够不着洞底的人,都会说那个洞太深。一百个、一千个把手
伸进去的人,都说洞太深。没有一个说自己的胳膊太短!
有这么多的人在找福德。早晚他们得开始找找怎样戒恶。不过没有多少人对这事有兴趣。佛陀的教导很简要,不过多数人只是一掠而过
,就像他们在巴蓬寺一掠而过。对多数人来说,法只是一个停靠站。
只有三句话,实在不多: Sabba
papassa akaranam: 诸恶莫作。那是诸佛的教导。
这就是佛教的核心。人们却不停地跳过它,他们不要这一句。离弃一切恶行,大大小小,身业、语业、意业…… 这就是诸佛的教导。
如果我们想染一块布,先得把它洗一洗。不过多数人不那么做。看也不看,就把它放进染料。那块布如果不干净,
染了更难看。想一想。染一块又脏又旧的破布,能好看么?
懂了么?
佛教是这么说的,可多数人只是听过算数。他们只想行善,却不想弃
恶。这就好比说“洞太深。”人人都说洞太深,谁也不说自己的胳膊短。我们必须转过来看自己。要把握这个教导,你必须退一步,看自己。
有时候,一车车的人出去找福德。也许还在车上争吵、醉酒。问他们去哪里,说是去找福德。他们想要福德,却不停止作恶。那样永远也找不到福德。
人们就是这样。你必须仔细看,看你自己。佛陀教导说,要在任何情形下,有念住,有自觉。恶从身业、语业、
意业中生起。一切善恶、利害,都来自身、语、意。今天你把身、语、意带来了么? 还是把它们留在家里了?
这就是你必须看的地方,就在这里,不必看太远。看你自己的行为、言语、思想。看你的操行是否有错。
这些事人们不真正去看。好像一位正在洗碗的主妇,一脸怒意。她洗碗这么认真,却不晓得自己的心不干净! 你见过这种情形么?
她只看见碗。看太远了,不是么?
我说,你们当中一些人可能有这种经历。这是你必须看的地方。人们把心思集中在洗碗上,却让自己的心肮脏起来。这不好,他们把自己给忘了。
因为看不见自己,人们造出各种各样的恶业。他们不看自己的心。人们打算作坏事时,先得朝周围看看,是否有人在边上监视
……“我的母亲会看见么?”“我的丈夫会看见么?”“我的孩子会看见么?”“我的妻子会看见么?”没人看见,就做了。他们这是在侮辱自己。说
没有人在看,趁机赶快做了。他们自己呢? 难道不是人么?
懂了么?
像这样不看自己,人们永远找不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,他们找不到法。如果你们朝自己看,就会看见自己。任何时候你打算作什么坏事时,如果及时看见了自己,就
能够停下来。如果你想做什么有价值的事,也要看自己的心 。如果你懂得怎么看自己,就懂得对错、利害、善恶。这些事,我们应当懂得。
我不说这些事,你们不会知道。你们心里有贪有嗔,却不自知。老是朝外看,什么也不会知道。人们不看自己,
就会有这种麻烦。朝内看,你会看见善与恶。看见善,我们可以把它带入心里,修持奉行。
弃恶修善……这是佛教的核心。 Sabba
papassa akaranam
——诸恶莫作。不犯任何错事,无论藉着身、语、或者意。那是正善修行,是诸佛的教诫。现在我们的“这块布”就干净了。
接下来是 kusalassupasampada
——行善巧事 [众善奉行],使心有善德、善巧。如果心有善德、善巧
,我们不需要坐车去乡下到处找福德了。即使坐在家里,也可以修福德。但是,多数人只会到处去乡下找福德,却不放弃作恶。回到家里两手空空,又
恢复一脸愠恼的老样子。就像在那里洗碗,一边在生气。这个地方人们不看,他们离福德远着呢。
这些事我们也许懂,但如果不是自己心里懂,就不是真正懂。如果我们的心善良,有德,它就有喜乐。我们的心就带着一股微笑。可我们多数人,难得找到时间笑,
不是么? 我们只能在事情顺心时才笑。多数人的喜乐, 有赖于事情顺从自己的喜好。必须得世界上所有人都只说好听的。你是这样寻找喜乐的么?
要世上人人只讲好听的,可能么? 如果是这样,你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喜乐?
我们必须用法找到喜乐。无论它是什么,无论对错,不要盲目地执取它。只注意它,接着把它放下。当心有自在时,你就会笑了。对什么事一起反感,心马上败坏。
接着就没什么好事了。
Sacittapariyodapanam:
自净其心。清除了杂染的心,无忧无虑……宁静、仁慈、具德。当心明亮、已弃绝恶行时, 就常有自在。人的修证成就,
真正概要地说,就是达到心的宁静与和平。
当别人说我们爱听的话时,我们笑。他们说我们不爱听的话时,我们就皱眉。我们怎么可能让别人每天只说好话呢? 可能么?
即使我们自己的孩子……难道他们没说过你不爱听的话么? 你没有使父母生过气么?
不单是别人,就连我们自己的心,也会使我们生气。有时我们自己在想的事也不那么愉快。你怎么办?
也许你走路时突然踢着一个树桩……砰!“哎哟!”……问题在哪里? 到底是谁踢了谁? 你打算怪谁?
是你自己的错。即使我们自己的心也会令我们烦恼。想一想,就知道这是真的。有时我们做出的事,连自己也不喜欢。只得说:“真糟!”谁也怪不得。
佛教的福德,是弃绝恶行。当我们戒恶时,就不再继续错了。没有苦时,就有平静。平静的心是清洁的心,无嗔、 清明。
怎样使心清明?
透过了解它。比方说,也许你想:“今天我心情真差,看什么都厌烦,包括柜子里的盘子。”也许你想把它们每个都给砸了。看什么都糟,鸡、鸭、
猫、狗……你都厌烦。你的丈夫说什么都令你生气。即使看你自己的心,你也不满意。这种情形下,怎么办? 这个苦从哪里来?
这就叫做“无福德。”如今泰国有句成语:人死福德尽。这话不对。有很多人活着时福德就已经耗尽了……那些不懂福德的人。败坏的心,只会收集越来越多的败
坏。
像这样旅游做福德,就好比造一座漂亮的房子,事先却没有平整土地。过不了多久,那座房子就会坍塌,不是么?
准备不良。现在你得重新来过,换一个做法。你必须看你自己,看你的身、语、意的过失。除了在你自己的身、语、意上修,还能在哪修?
人们糊涂了。他们想到巴蓬寺的森林里,在某个真正宁静的地方修法。巴蓬寺宁静么? 不,它并不真正宁静。真正宁静的地方是在你自己家里。
……
如果你行了福德
、善德,要把它保存在你的心里。那是最好的储存地方。你今天做的福德是好的,但不是最好的。造房子是好的,但不是最好的。把你自己的心造得
好,是最好的方式。这样,你无论来这里、还是留在家里,都会找到善德。在你的心里找到这个殊胜。外在的东西,比如这个大厅,就好比树皮,它们
不是树的心木。
——《使心有善德》
[1]原注: "找福德"为常用泰语。指泰国佛教徒拜访寺院、顶礼高僧、布施供养的习俗。
http://www.accesstoinsight.org/lib/thai/chah/living.html 年那达摩尊者: (1955-,
原籍澳大利亚,1979年随阿姜查受具足戒,后游方隐修多年,受教于多位林居导师。曾任澳大利亚菩提亚那寺副住持
,现任泰国国际森林寺住持。)
佛陀不断地强调布施与戒德的重要性。在行禅道上,应当培育对自己的戒德与布施的忆念。来回经行时自问:“今天,我做了什么福德事?”
我曾经就学的一位禅定导师阿姜刚诃,曾经常常评论说,禅修者不能入定的一个原因,是他们白天未做足够的福德。
福德是止的坐墊,是宁静的基础。假如我们那天行过善——说过一句善语、做过一件善事、布施、慈悲——那么心就会体验喜乐。那些善行与由此自然
而来的喜乐,成为定力与宁静的因缘。善德与布施的力量趋向喜乐,正是那种善巧的喜乐,构成了定力与明辨的基础。
——《泰国林居傳统的行禅》
http://www.bswa.org/modules/icontent/index.php?page=67
Wondering问: 我想把我的行为或思维的福德,转送给另一个人,是否有可能? 如果有可能,我怎么做? 谢谢。
坦尼沙罗尊者答:
一般来说,福德的转移要求:
(1)行福德者把一件善业的福德回向给另一人。
(2)而另一人,在得知前者的善行时,有赞同之
意。
如果另一人不知道、或者不赞同,该福德就没有得到转移。
不过,你可以祝福他人,不论他们知道与否,都能够利益他们。如果你与另一人的关系,可以让你不带尴尬或难堪地告诉他(她):
“我昨天禅修了,”或者“我上星期为慈善事业捐了一笔款,把福德回向给了你,”那么尽管告诉他。如果关系不是那样,你或者可以建议那个人同你一起行福德
事,或者对那人传佈慈心。
只有一种情形,不需要当面转告,受者自动知道该福德的转移:
那就是当后者已死亡并往生饿鬼界的情形。回向给饿鬼的福德,如果他们赞同,据说可以自动收到。这是他们那个境界的食物。该教导来自一部经(增支部10:177)。其
中有一位婆罗门来见佛陀,说自己一直在把福德回向给死去的亲戚,他想知道那些福德是否真的送到了他们那里。佛陀回答说,如果他们是饿鬼,那么
就收到了。至于被供奉的亲戚投生 于其它域界的情形,他回向的善意本身,导致他自己的福德的增进。那位婆罗门于是问:
如果我的亲戚当中没有饿鬼呢? 佛陀答: 每一个活人都有饿鬼亲戚。因此,要注意把你所有善业的福德回向给你已故的亲朋。
——《答佛教杂志读者问》
sabbe satta sada hontu
avera sukha-jivino
katam punna-phalam mayham
sabbe bhagi bhavantu te
愿一切众生安乐活命,常离敌怨。
愿一切众生分享我善行的福果。
最近訂正 2-8-2022